校友回憶母校
飛躍的朝陽
88級財務金融系校友 李博文
(現任財政部中部辦公室主任)
由於實施台灣省政府精簡條例之因緣,使得在知天命之年,仍有機會重拾書本踏進校園重做學子,非常感激服務單位長官及朝陽科技大學給我機會。
在本校財金系研習中,待師長本持吾「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!是故無貴無賤,無長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」;與同學相處則以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」之精神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在學習領域中一路走來方知,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;不臨深溪,不知地之厚。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之道理,更印證了在進學之初服務機關的一位長官的勉勵提示:「在官場之官銜是他人授與的,他日捨之即非汝所有,而在學海研讀,所得之知識、學位方是自己終身擁有,他人無法取而代之」的真諦。
也許較其他的學長、學姊們幸運,在畢業後還有機會在校園走動,因此觀察接觸學校的機率較為頻繁。在中部地區遭受百年來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肆虐,朝陽亦無法倖免於難,但在曾校長即刻率領全校員生胼手胝足,辛勤復建之下,校園很快的便恢復常觀,並博得各界之佳評,認為朝陽能本自立自強精神災後重建,足堪作為校園重建表率,而後第二教學相繼竣工使用,更表徵了朝陽的堅忍活力。在軟體教育層面上,我們可以感受到師長們的和靄可親,尤其是曾校長以校為家,隨時均可在美麗的校園的任一角落看到與學生話家常,勉勵學生向學,其長者風範更值得吾人欽佩與效法。
沐浴在此真、善、美的校園環境中,讓人感受到朝陽已在飛躍,為此以一個畢業的朝陽人心願,真希望在校園的同學能體會「日月易逝,歲不我予」,珍惜時間,及時奮發努力,努力請從今日始,精進學業,提升校譽。而畢業的校友們更能隨時關心學校的發展,不時給予協助,提攜後進學弟、妹。最後值此母校校慶之際,謹祝福母校校運昌隆,各位師長、同學平安圓滿。
以朝陽人為榮
第一屆財務金融研究所校友 林慶隆
(現任監察院審計部副審計長)
民國84年,我有幸考取本校第一屆財務金融研究所,心情既興奮又帶著一些惶恐。不知自己在工作忙碌以及往返奔波台北霧峰之情況下,是否能適應校園生活,是不是能順利完成課業。就這樣,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,進入了朝陽。
記得開學不久,在「校長與新生有約」座談會上,曾校長向大家介紹了本校的校名--「朝 陽」,說朝陽的意思,便是朝向陽光,象徵著本校校務欣欣向榮,自強不息。在座談會中,校長並期勉同學,在校期間除了應努力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語文能力之外,並應學習待人處世之道,養成積極的人生觀。而因為我們是第一屆,校長更期許本班同學將來學有所成,作為本所永遠的學長。
轉眼之間,畢業離校距今已近五年,回憶在學種種,感觸又一一浮上心頭,欣逢母校八週年校慶,懷著感恩知心,祝母校校運昌隆,再創新猷,並與校友分享在校時的二三事。
我對母校,有三點印象最為深刻,一是建築的巍峨,一是校園的整潔,一是師資的優良與師生之間感情的融洽。
猶記第一次踏進母校,我便被行政大樓歐式鐘樓所吸引,本校廣大的校地,巍峨的校園大樓,提供學子優美的環境,吾等同學飲水思源,應感謝創辦人楊天生博士回饋社會之風範。
而本校因為創校時,即實施勞作教育,因此同學均視校為家,盡心維護校園,使得校園各角落永遠是整潔明亮。此外,本校同學個個彬彬有禮,我就讀本校時,已年近五十,在校時,常被學弟妹以老師稱呼,可見母校生活教育之成功。在這優良校風薰陶下,使同學養成了負責的工作態度和敬業樂群的精神,相信同學將一輩子受用無窮。
而在校其間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便是學校優良的師資和師生間融洽的相處情形了。本校師資均學有專精,並抱持著誨人不倦的精神。在學期間,何師文榮、王師正己、王師永昌、張師進德、李師榮鎮、沈師維民,傾囊相授,使同學獲益良多。其中王師正己,以校為家,對同學課業、生活等,關懷倍至,尤為同學所敬仰。在校兩年,同學互相扶持切磋,猶如一家人,校園角落、路邊小攤,均留下美好的回憶。
本班同學計一般生9人,在職生5人,畢業後各奔前程,或回工作單位,碧月、淑玲、依平、惠貞、菁倩等同學於大專院校任專任講師,菁倩並於中央大學攻讀博士。銘龍、俊嘉、泓志、文正、哲政分別服務於金融、證券與研究機構,立安經營美語補習班,炳秋高陞國稅局分局長、嘉憶與我堅守政府審計崗位。同學均能發揮所長,學以致用。
創辦人楊天生博士,勉勵同學「以朝陽人為榮,在社會上發揚朝陽精神」,吾等同學幸未辜負創辦人之期盼。
盼於朝陽再相逢
87級企業管理研究所校友 楊欲富
(現任朝陽校友會籌備會主任委員、中國生產力中心協理)
親愛的校友,時間荏苒,大家在忙碌之餘,是否曾想起那溫馨甜蜜的校園,想不想念曾經同窗研讀的同學與伴您成長的師長們呢?一年一度的校慶更盼望您的參與。
母校在曾校長用心興學下,圖書館、管理大樓、工程大樓陸續落成,氣勢宏偉,校譽也蒸蒸日上,實為朝陽人之驕傲。回憶當年母校伴我成長,相信校友們如今仍懷著一份對朝陽的熱愛與歸屬感,更期盼各位校友撥冗多關懷母校,讓母校在此知識經濟時代中,能成為國內技職大學院校的標竿。
母校畢業屆數雖然不多,但朝陽人已經在各行各業開始嶄露頭角,我也深感榮耀。如今為了結合校友之社會力量,增進校友與母校之間的互相聯繫。在曾校長的盼望與催生,即將誕生校友會,旨在增進校友力量結合,促使全體校友皆有朝陽人之歸屬感。本人在此懇切邀請校友們,將對朝陽的熱愛與向心力,化為實際行動參加校友會組織,更盼能夠與您在霧峰相遇....
本人此次有此榮幸,被推派為校友會籌備會主任委員,實感惶恐,更適合之人選比比皆是,小弟謹以赤誠之心,拋磚引玉,期望所有校友共襄盛舉,凝聚校友之力量,塑造朝陽人的優良傳統,貢獻社會,爭取榮譽。
眼高手低 本立道生
88級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校友 施瑞豐
(現任統茂休閒旅館總經理)
在求學階段歷經坎坷,一直無法順遂,高中讀4年,三專唸5年;也想過要放棄再唸大學的必要,以前總認為學歷不是最重要的。但在業界工作近10年後,發覺學識不足,也逐漸瞭解讀書的重要性,從工作上的需要,感念實務與理論上的不足,又無法舉一反三的應用,故選擇工作與在職進修同時進行。結束三專學院的學業後,在師長鼓勵下攻讀研究所,考上朝陽休閒所;研究所期間,雖然辛苦,從台東到台中,搭飛機、火車來來往往共2年時間。在學校承蒙老師的教導與鼓勵,從如何蒐集資料、邏輯推論以及實務參訪,自己亦把理論與實務相結合,真的成長了許多;從就讀研究所期間,個人合夥經營的事業-統茂休閒旅館系列,從原本一家至五家,把理論與實務運用在經營事業上的基礎及原動力。
這些年來,始終抱持著追求新知的喜悅,過程中,有幸得蒙師長們給我一把啟蒙的鑰匙,謝謝您!
因此,個人一直本著「眼高手低,本立道生」,不管環境如何變化,只要眼光放得深遠,在學術上、工作上一直做最基本紮實的工作,一步一腳印,終有所成!欣逢母校校慶,歡祝 校運昌隆!
我在朝陽找到簡單的幸福
86級企業管理系校友 戴妍絜
(現任華邦電子副理)
一樣的藍天,我在朝陽找到了生命中簡單的幸福。
每天習慣性的穿上黑色系的衣服,背著背包,我在空氣新鮮的山上找尋自己的夢想,沒課的日子,我在圖書館裡和書本、雜誌、咖啡渡過好幾個秋天,我在學著長大,學著用雜誌裡頂尖人物的思維看世界,學著用教授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人生,上大學以前,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也可以不平凡。還記得那時候上劉興郁老師的人力資源管理,我看見了自己心底的夢想,那種可以站在台上,運用知識、言語影響人們的魅力,在大二的上學期,透過學習,我知道自己的未來其實可以很精彩。
爬著階梯,腳下的踏實,手上的原文書,了解了多少,每天走在校園裡,我總問自己,今天自己能在這裡學到什麼?真的學到了什麼?年輕的日子,夢想總是很美麗,可以在日記裡編寫自己人生計劃,可以看著天空發呆,可以看著原文書裡的句子,想都想不透它想表達的是什麼?可以在英聽的考試裡,第一句都還未會意,錄音帶已無聲,可以為了期末考帶著牙刷到學校裡K書一整夜,日子簡簡單單卻很幸福,只因為在這裡可以走任何一條你想走的路,可以回頭,可以重來,只自己願意,就算辛苦也感動難忘。
每個人一定都有個最難忘的地方,而我在20歲的秋天,在朝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。
感謝朝陽
89級資訊管理研究所校友 李正吉
(現就讀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班)
我的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,都是在朝陽修讀,朝陽可以說是我的再生父母,雖然我不是創校第一屆畢業生,但我在朝陽的六年時間,眼看著朝陽一步一腳印的進步,在曾校長的帶領下,朝陽的學術風氣,以及學生的待人處世態度,一致贏得外界的口碑,本校的歷屆畢業生在職場上或是學術上,都有驚人的表現,我可以很肯定說:「朝陽是最好的科技大學」。
本人很感謝在朝陽的日子,因為學校提供優良的環境及軟硬體設備,讓我能順利的完成碩士學位,進而有機會攻讀博士學位,除了要感謝朝陽之外,還要特別感謝資訊管理研究所的所有老師們,對我的指教與鼓勵,尤其是本人論文指導教授黃明祥,因為黃教授的指導,讓我對研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進而順利完成畢業論文。此外,本人在就讀朝陽期間,一直很熱衷於社團活動,包括系學會、山水社、桌球社及班級活動,都留下難忘的足跡,在那段時間,目前擔任圖書館館長李麗華,不但指導我如何辦社團活動,還熱心的指導大學畢業專題,幫助我取得國科會的補助,奠定了本人日後研究的基礎,除此之外,我的導師張英超,更提供了許多人生寶貴經驗,使我的求學過程一路走來非常順利。
在此,向資管所的所有老師們,致上最深切的敬意,沒有您們的幫忙,就沒有阿吉今天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