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與科技大樓 文教特區
十層樓高的建築物,加上氣派的方形大門,是人文與科技大樓的主要風格,由於大部分的人文社會學院系所及應用化學系、環境工程與管理系實驗室都聚集在這棟大樓,因而命名為人文與科技大樓。
位在人文與科技大樓的應用外語系,特別附設語言中心,為了提供學生最好的學習環境,設置新穎的高科技多媒體語言教室,除了基礎的語言訓練外,也是多媒體教學的研究場所,此外,還有6間最新式設備的語言教室,並有視聽圖書室,提供有將近1千多冊的各國語言圖書、錄影帶、錄音帶、VCD、DVD等視聽圖書的輔助設備。
在大樓的3樓及5樓,還有「英語屋」及「情景英語會話教室」,進入此教室必須全程說英語,裡面安排有老師及外國的交換學生與同學互動,另外,也可以透過影片或者VCD學習第二外語專長。
在大樓的5樓、6樓及8樓是幼保系的專業教室,包括嬰幼兒護理暨膳食調理教室、蒙特梭利教學幼兒模擬教室、幼兒體能韻律活動教室、電化鍵盤教室、教具製作實習教室、琴法教室等,培訓了許多擁有專業證照的保母人才。
應用化學系及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的各類實驗室,都聚集在人文與科技大樓7至10樓,其中7樓及8樓為環管系的實驗室,包括有機、分析、物理、普通化學、監測分析、土壤與地下水、環境工程與管理綜合、上水與廢水、精密儀器、空氣污染與毒物、環境資訊系統、環境稽核與工安衛生等實驗室,都是同學實驗研究的空間。
另外,在大樓的9樓及10樓,應化系設有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、分析化學實驗室、生物工程實驗室、應用化學實驗室、生物化學系實驗室、儀器分析實驗室、有機化學實驗室、劑形配方實驗室、發酵化學實驗室、有機金屬實驗室等。
耗資上百萬的「玻璃教室」,地點在人文與科技大樓的地下1樓,是工業設計系學生上課及實習的場所,從民國85年啟用至今,每學期都開設了許多相關設計課程,供同學及師長們修習,以吹製、拉絲、脫蠟等專業設備,栽培設計思考創作及實作執行能力等特質之工業設計人才。此外,為了因應中部地區的產業特性,目前「陶藝教室」也添購先進的專業設備,來訓練工設系同學的技能。
為了方便吃素的師生,這個學期開始,在地下2樓設有蓮心園素食餐廳,滿足喜愛素食飲食的同學。而在大樓地下2樓另一側的長廊上,是各個社團的辦公室,包括日夜間部的學生社團,都會不定期在這裡聚會,一起分享活動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