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陽長大了
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彭德富
朝陽長大了!十年來親身經歷創校與重建的過程,真是百感交集。本校從一片荒蕪的山頭,變成矗立高樓的巍峨黌宮; 前年雖遭受九二一地震的重創,如今不但恢復往昔的舊觀,甚至增建了美侖美奐的大樓。每天漫步於美麗的校園,只要想到得以一償當年創校的心願,內心立刻雀躍起來。 民國八十年四月我離開救國團,懷著滿腔的理想,追隨我們的校長到霧峰創辦學校。當初預期創校的過程應會非常順利,而且很快即可招生,結果卻事與願違。倘若不是那股理想的堅持,今天的朝陽會是怎樣的面貌,誰也不敢逆料。深刻體驗過本校篳路藍縷的艱辛,再嚐到目前成長茁壯的果實,回想當初那份堅持,確實十分值得! 本校從民國八十三年七月開始招生至今,不論在硬體和軟體各方面,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。學生從第一年的九百三十八位,成長為一萬一千五百餘位; 系所從八個系擴增為四個學院、九個研究所、十九個系、五個中心及附設幼稚園。圖儀設備及各類實驗室也快速擴充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本校的學術研究成果,在技職校院已名列前茅。而畢業校友在各行各業的表現,也普獲業界肯定與好評。 陪伴朝陽成長的過程,個人有幾點很深的感想,謹提出來與全校師生分享。本校之所以能在短短七年就有如此輝煌的成果,首先要歸功於董事會的大公無私,正派經營。以採購為例,個人擔任總務長三年半,負責採購的金額達數億元,但董事長、創辦人或其他董事,從未指定或介紹過一家廠商,完全授權總務處依學校的需求來辦理。其次,宋董事長的卓越領導,讓全校教職員受其精神感召,都能秉持正確的教育方針,先教學生如何做人,再教他們如何做個有用的人。更重要的是,曾校長不但揭櫫具體可行的辦學理念,而且還帶領全校師生身體力行,全心投入。此外,本校的環境和制度,讓人受到尊重,理想抱負得以發揮。這些點點滴滴,匯聚成本校向上提升的動力,不斷躍進,欣欣向榮。 七年來朝陽從默默無聞到今天打響名號,在技職校院佔有一席之地,個人何其有幸親身參與創校和重建,的確是這輩子最值得驕傲與津津樂道的事。目睹朝陽成長茁壯,滿懷喜悅之餘,前瞻未來的挑戰,衷心期盼全校師生再接再厲,能在不久的將來,把朝陽打造成一流的高等學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