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溫暖 讓我有活下去的勇氣─自殺事件有感
社工系 王慧琦
近日頻傳自殺消息,令人憂心。自殺的原因,縱然與大環境的經濟衰退、高失業率有關,或者受媒體一再報導渲染而引發的自殺風潮影響,然而,最直接相關的,應該還是個人因素…… 一個人,有沒有能力去適應社會; 有沒有能力去面對困境、解決問題; 有沒有能力去穩定憤怒、挫折、焦慮、痛苦… …的情緒; 有沒有能力轉換心情、轉換態度重新自我定位 …… 這些,應該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選擇自殺之路的關鍵吧! 工作問題、經濟問題、疾病問題、感情問題、婚姻問題、家庭問題、課業問題..等等,每個人一生當中,都難免去經歷一些,或多或少、或輕微或深刻,於是我們便要定出一套標準:同時遇到三個問題且強度中等以上,便可以了斷生命,原因在於是生命先遺棄我嗎?答案自然是否定的。看看那些經歷人生折磨苦痛而仍然堅持屹立的生命,便知道原來生命的權柄在我,重點在於只要我們不放棄,便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。 前些日子伊甸基金會發起「向自殺說不」的活動,劉俠、祁六新和任將達的現身說法,真的很叫人感動。向他們這樣疾病纏身、連呼吸都有困難的人,頸部以下癱瘓、連蚊子都欺負的人,長時間生活不斷遭受挫折、打擊、不如意的人,都還感恩自己的生命,那種用力點燃自己僅有生命光亮的可愛,逼得我們不得不更加珍愛與疼惜自我! 當然,另外有人自殺是為了引起家人或親友的注意,藉此控制或報復他人、懲罰他人,『不愛我就死給你看,讓你後悔!』『我死了,爸媽就不會再吵架了..』,這種一廂情願其實很傻,如果活著不能保證或改變,死了又如何能確知未來?假設真的一時達到目的,讓活著的人痛苦、害怕、後悔,但又能持續多久?這樣死亡的價值又何在? 有想死的念頭嗎?如果有,便表示你可能生病了,別隱藏病情,找對人、懂得求助、將自己的心事和困難說出來,救救自己吧!家人、朋友、老師、專業輔導人員,都是你可以的選擇,讓別人幫忙你熬過去。 而我們每一個人,也許都應該學習當一個溫暖的人,用眼神、言語、肢體..來表達對他人的關懷,摒棄冷漠吧!知道對方有困難,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,能力之外,便尋求社會資源協助,我們的一點付出,也許可以使一個人重拾活下去的勇氣呢,又何必吝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