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朝陽科技大學學術及行政主管海外參訪心得
編按:本校創立七年來,已具一流科技大學的規模與績效。校長為更進一步提升學校向上發展的動力,特組成行政及學術主管參訪團二團:第一團成員24人,由鍾任副校長率團赴香港、上海等地區參訪著名大學:第二團成員23人,由曾校長率領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參訪六所大學。
香港大陸團
進修部主任 許光華
本校創立已近七個年頭,無論教學成果、學校規模都是蒸蒸日上有目共睹,但是內外在環境激劇變動情況下,為提昇教學品質、增進對國外知名大學的了解、策勵本校未來更蓬勃的發展,因此以行政與教學主管組團分赴香港/中國大陸、新加坡/馬來西亞等地參訪。本團係參訪香港理工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、南京化工大學、南京大學等校,茲將參訪心得敘述如後:
在香港理工大學方面,該校目前有6個學院,26個系,12,000名全職生,8,000名在職生,教師約1,100名,職員1,900名。有相當獨特之設計學研究所、酒店與旅遊管理、復健治療與生物工程系。雖然校地小、學生人數眾多、校區相當整潔。且設有「理大科技顧問公司」、「中國商業/社會政策研究中心」,作為教師與業界產學合作的窗口。
該校的優點有:課程設計、教學、科研以實用為主,期望與工商業接軌。以「企業發展學院」作為推動研發與教師合作的橋樑;設有「工業中心」是結合3P的工程教育國際模式,以培養工程相關科系學生具備溝通、適應、團隊合作的能力。
需強化的地方:因校地太小,發展受到相當限制;大學部修業期間僅三年,修習約100餘學分數,人文學程呈現不足現象;增加人文課程與學制修定是當務之急。
在香港科技大學方面,該校的特色有: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有相當完善的規劃,對學生的培養以國際間、大陸內地的需求結合;副教授以上的師資不以徵聘為主,而是延攬而來;相當重視教師的研究與升等,未於期限內發表論文者即以解聘;風景優雅,圖書館景色宜人,充分顯現地靈人傑的特徵。 該校的優點有:創校才九年,在強烈的企圖心與周詳規劃下,已具國際化大學的規模與聲譽;圖書館設備新穎,資料收集相當齊全;注重學生實習,實習地點不限香港本地;有充份的研究經費,有重點式發展的彈性。
其他需強化的地方:因注重研究,較不重視大學部的教學;大學部修業期間僅三年,修習約100餘學分數,人文學程呈現不足現象;增加人文課程與學制修定是當務之急。
在上海交通大學方面,該校的特色有:校園極富古典造景之美,許多校舍已成重點古蹟;全中國共有五個交大校區,校友廣佈;為大陸九所重點大學之一。人文教育重新獲得重視;研究主題以配合國家需要為導向,言談間表現出對國家的忠藎與驕傲。
該校的優點有:位於上海市中心,資訊豐沛且與國際互動頻繁;圖書館藏書200多萬冊,館員200多名;有充份的研究經費,有重點式發展的彈性。 需強化的地方:仍有甚多的建築與設備相當老舊;受文革影響,教職員出現年齡上的斷層,學歷普遍偏低。
在南京化工大學方面,該校的特色有:有多個校區,學生人數眾多,以理工科系為主;碩博士班剛開辦數年而已;強調應用研究。 該校的優點有:設備相當完整,校園網路很完善;有多個校區,總和面積相當廣大。 需強化的地方:校園建築不論老舊均缺乏整體規劃;有人文學院,但與我們的理念不同,且將商、管、馬列思想都列在同一學院中。 在南京大學方面,該校的特色有:該校為百年大學也是大陸的重點大學之一;強調科際整合,屬研究型大學;學生數24,000名,碩博士5,000名,師生比1:16。該校的優點有:積極將校園知識商品化,透過公司股票上市擴大規模;該校朝「綜合化」、「研究型」、「國際化」發展;企圖超越清大、北大,教職員對學校認同度甚高,士氣旺盛。 需強化的地方:因組織龐大,效率略嫌不足。
朝陽科技大學訪問團成員在南京大學校園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