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識課程 落實全人教育

【記者許志嘉報導】您如何面對一個急遽變遷的社會,一個腦力密集的時代?您如何迎接一個無國界的激烈競爭的新世紀?不論是環保工作的發展、國家競爭力的增強、社會和諧的促進、國民素質的提升和生活品質的改善,這些都是通識教育的使命和意義,因為真正的智慧是涵蘊著知、情、意三方面的。  據通識教育中心指出大學教育專業科系分工以後,往往使得學生只注重本身專業課程,而較少接觸其他學科領域之知識,造成知識廣度不夠,偏離了全人格之目標。因此大學生在專門知識外,更需有廣博的見識,穩定的情懷,來塑造通達的人生觀。通識教育中心提供了本校學生人文、社會、自然方面的開拓與養成的教育,以加強學生的博學審思和優雅情懷,使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  一個完整的通識教育應包括知、情、意三方面,但事實上這三方面的平衡發展卻成了目前通識教育最大的缺點,即過於偏向知識性的教育,缺少情意方面的課程。因此對於朝陽科技大學未來通識教育課程的規劃,通識教育中心認為應該把學校的校訓勤學、敦品、力行融入到通識教育的課程中,這是以前的課程中比所較欠缺的。通識教育中心也強調歷史課程是通識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,未來也將開設如科技史、商業史、貨幣史等專門科目的歷史介紹課程。最後周主任指出教育的作用在維持人的品德,所以宗教哲學的課程也是未來規劃的方向,此種課程可讓學生懂得生命的意義之所在。  為了讓朝陽科技大學的新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「大學生」的意義,建立正確的大學生活,通識教育中心在本學期的「大學入門」這門課中,邀請到四位專家學者從愛情、兩性關係、如何讀英文等,對每位大學生都很實用的議題做一詳細的介紹。

瀏覽數: